作者:西西粒 编辑:贾方方
来源:婚姻与家庭杂志(ID:hunyinyujiating99)
01
爱了还是感情不深?
“阿娇离婚”的消息一爆出就炸了锅。
距离2018年12月结婚到今年3月,仅仅维持了14月的婚姻以分居告终,不禁令人惋惜,但细究下来,似乎早有端倪。
抛去两人不对等的身份地位和事业不说,阿娇和赖国弘从相识到结婚不到一年的时间,聚少离多,时常需要飞来飞去探望,感情基础本就不深厚。
加上赖国弘先发制人、略显委屈地说离婚原因是“她不爱了”,让人更加质疑男方爱的本质,从通篇的“小作文”来看,他们的感情真相似乎有些浮于表面。
一起去夏威夷跳伞,去东京吃寿司,去京都吃怀石料理;
在一起的时候,一起追剧,一起玩switch,一起拼乐高;
但这些事好像跟朋友也能做,看不到交心的内在。
一对夫妻,如果没有同甘共苦的经历,也要有知心的关照,否则,就像内心隔着玻璃门,看起来你侬我侬,实则貌合神离。
心理学将这种关系称为“假性亲密关系”:
即一种形式上的亲密关系,由两人或多人为了逃避在彼此变亲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,用形式上的在一起避免真正的在一起。
就像是扮演着夫妻的角色,可以一起吃饭、逛街、睡觉,但仍然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,心里的想法对方一概不知。
如同阿娇和赖国弘,我惊讶于你时不时爆出的花边新闻,你震惊于我突然主动提出离婚,内心经过了怎样的翻江倒海,彼此都闭口不言。
假性亲密关系就好像是一个平面,无法建立深度连接,双方都压抑了情感诉求,久而久之,终会渐行渐远。
02
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怪圈
日剧《最完美的离婚》里有一句经典台词:
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,而是成为面具夫妇,对对方没有爱,也没有任何期待,却在一起生活,这才是最大的不幸。
那么,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假性亲密关系的怪圈中呢?
·自我防御机制
众所周知,阿娇在感情里是受过重击的。
成年后的感情付出不如意是其一,其二来自于原生家庭爱的缺失。一岁时,父亲就离世,她过着辗转漂泊的生活,造就自卑缺爱的性格,即使事业有成,在感情里依旧是渴望爱,但容易望而却步。
所以,我们看到阿娇一个惯性防御性姿势就是双手交叉胸前,映射到感情里心墙成为最难跨的一道坎。
这种防御机制平时会包裹起来,发现对方并非良人后会一触即发,不给别人伤害的机会。
·回避型依恋
拥有回避型依恋的人格在感情里以冷漠和疏离逃离爱,难以持续长时间的感情。
就像没感情的霸道总裁,或善于取悦别人而丢了自己的人,本质都是把真正的自己藏起来,自然很难亲密。
电影《阿飞正传》里的旭仔也一样,再喜欢苏丽珍也难逃凉薄的性格,最终只会陷入孤独的牢笼中,得不到真正的感情。
·婚后关系停止生长
在恋爱阶段,双方容易达到浓情蜜意的高潮,想方设法讨对方欢心,做浪漫的事,说调情的话。但进入婚姻后,很容易形成老夫老妻的模式,漫不经心,例行公事。
前几天,朋友找我倾诉,说她觉得和老公关系越来越淡,每天就只能说“吃什么,回来啦”这些没营养的话,缺少沟通的深度,不再约会,不愿意迈出促成关系成长的脚步,就会被假性亲密所套路。
防御回避是感情里退避三舍的态度,缺了坦白的信任,有了安全距离,却流失了亲密无间的爱,给了假性亲密可乘之机。
03
保持真正亲密关系的秘诀
很多时候,我们羡慕美满幸福的感情,不是因为我们没有,而是放任自流不去管理提升。婚姻里的关系需要双方不断进化成长,谁都不愿意把自己交付给假性亲密关系,而熟视无睹健康的爱。
想维持真正的亲密关系,其实是有窍门和秘诀的。
·学会正确的移情
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说越亲密越容易暴露暴躁的脾气,其实是没有学会正确的移情,把在外界的委屈转移到爱人身上,引发不必要的争吵和不体谅。
错误的移情一旦发生频率高,双方感情自然冷却,不敞开心扉就成了常事。
美剧里经常出现夫妻感情咨询,经咨询师提点后,很多夫妻都会了解到下意识移情的伤害,转而将美好开心的事情分享,打开内心心理防线,会发现自己和对方情绪和缓且易于温馨。
·拥有共情能力
倾听是共情的基础,继而学会理解并付之行动,最后的结果是让对方感到被重视。
戚薇和李承铉结婚5年,生活依旧甜腻。
李承铉善于“察言观色”,理解老婆的情绪,中文不好也认真聆听。还有一个小动作更暴露了他的共情能力,戚薇要化妆,他立马拿出大镜子,紧接着喂早餐。
爱一个人,就会自然流露出对彼此的重视,形成习惯。
·感情里的利他感
路遥说过:“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是利他的。”
在感情里,需要多一点点的智慧和胸怀,可以成为遮风挡雨的大树,也可以带来生活欣喜的温情。
就像杨绛爱吃钱钟书的早餐,他可以雷打不动做几十年;钱钟书有时笨手笨脚搞坏台灯、染了桌布,杨绛一句不要紧就给了他定心丸。
现在的爱情短暂,大多过于“自私”,多一点利他感,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。
心理学大师欧文·亚隆曾说:我所梦想的一种爱情,是两个人共享一种一同追求更高层次真理的热情。
这样的爱情就像学会打破假性亲密关系魔咒的彼此,离真正的爱就更进一步,共勉之。